儘管人人恐懼戰爭,但未必都渴望和平。
★莫斯科與華盛頓的軍事對峙,可能毀滅地球上的所有人類。
>>>1985年,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料想得到,冷戰將在他們卸任前嘎然而止。
★貿易制裁、科技封鎖、間諜滲透、意識形態之爭,將世界撕裂為兩個陣營。
>>>美蘇「四巨頭」如何化解敵意猜忌,克服種種反對,促成和平降臨?
1991年12月26日,數十年來第一次,一度遮蔽共產世界的鐮刀與鐵鎚旗幟在克里姆林宮緩緩地落下。標誌了蘇聯這個龐大帝國的解體,以及美蘇冷戰的終結。
短短六年前,當戈巴契夫成為蘇聯共產黨總書記,並挑選謝瓦納茲作為外交部長時,冷戰還看不到盡頭。自由與共產陣營的對峙、兩大核武強權的相互威脅,隨時可能將人類帶往毀滅的深淵。經過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與意識形態衝突,西方與共產陣營都無法想像和平倏乎之間就到來了,上千枚互相瞄準的戰略核武飛彈解除了,末日的警鐘停歇了。更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,蘇聯領導人居然展開了驚天動地的內部改革。極權政體、計畫經濟、莫斯科對遼闊疆域與周邊民族的鐵腕控制,一夕瓦解。
這一切如何憑空而生?《意外的和平》提供了最細膩、權威、完整的紀錄與解答。
■經濟凋敝,敲響共產帝國的喪鐘。
蘇聯的失敗始於計畫經濟的失敗。1980年代,蘇聯人均國民所得僅僅英國的1/3。集體農場的無效,造成1,100萬英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