薩爾曼.魯西迪(Salman Rushdie)
(1947.06.19-)
印度獨立的那一年,魯西迪誕生於孟買一個穆斯林家族。他於中學時期起移居英國,後在劍橋大學攻讀歷史。他是當今世界最富勇氣、最具爭議性的名家之一,也是歷年公認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,有「後殖民文學教父」之美譽,另與石黑一雄、奈波爾並稱「英國文壇移民三雄」。
魯西迪的作品忠實反映印度次大陸多元而神祕的古老文化,往往融神話、寓言故事、史實於一爐,以華麗筆法與浩瀚架構為印度民族的繁複歷史形塑史詩般的故事。他擅長以魔幻寫實的風格寫出西方讀者素來陌生的東方文化,不僅揭開印度長年以來的厚重面紗,也在小說中建立一家史觀,在全世界讀者面前奠定「新印度」的形象。
一九七五年,魯西迪以科幻小說《Grimus》出道。真正讓他聲名大噪的是一九八一年出版的第二部作品《午夜之子》,這部作品先是觸怒當時的印度總理,於印度遭禁,隨後榮獲布克獎、布萊克紀念小說獎,為他奠定國際文壇一席之地,也樹立了無畏強權、直言不諱的文學典範。在布克獎二十五週年及四十週年時,《午夜之子》分別再次獲選「特別布克獎」、「最佳布克獎」,成為唯一一部三度獲得布克獎的作品。
一九八三年發表的《羞恥》獲布克獎決選、法國最佳外文書獎,接著因中傷巴基斯坦當時總統,在巴基斯坦遭禁,更為他招來誹謗罪的控訴。一九八八年,《魔鬼詩篇》因「侮辱伊斯蘭先知」的罪名而遭前伊朗領袖何梅尼勒令追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