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.奧斯汀(Jane Austen)
莎士比亞之後,最具劃時代影響的英國作家。主要有六部長篇小說:《理性與感性》、《傲慢與偏見》、《艾瑪》、《諾桑覺寺》、《勸導》、《曼斯菲爾德莊園》。她的作品屢次被翻拍成電視、電影,改寫為許多受歡迎的小說,化身為浪漫小說的原型。當代讀者在認識她的原作之前,可能就已經看過她、讀過她、愛上她了。
跨世紀百萬暢銷作家
奧斯汀的小說大半以英國鄉紳階級的日常生活為題材,通過愛情、婚姻、家族的矛盾衝突,反映19世紀英國社會的風貌,筆下的女主角雖處於階級分明、男尊女卑的社會,卻獨立自主,勇敢地追求所愛,因此兩百年來歷久彌新,受到跨世代讀者的喜愛。她的小說如今光是在英語世界,每年就銷售百萬冊以上的平裝本。
寫作秘訣:兩吋寬的象牙
有別於格局恢宏、想像力豐沛的大師如莎士比亞、狄更斯,奧斯汀以小格局、寫實風格見長,她曾形容自己的寫作就像是「在兩吋寬的象牙上細心描繪」,她限制自己的寫作範圍,完全專注於能直接觀察或耳聞的經驗,將故事背景設定在鄉間的三、四個家庭,將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擺在小說的核心,角色的行為完全合於本性,而不是只為了編織出動人情節而塑造的傀儡。約束自身的才氣以及寫作題材,可說是她成功的最高秘訣之一。
堅實的社會基礎
奧斯汀小說的愛情看似浪漫,其實背後有著堅實的社會基礎,人物形象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俊男美女,他們的存在都紮根於現實,每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