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看到的不是真相,只是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觀。
不論是廣告行銷或消費者、企業領導或員工、政治人物或選民,
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「真相運作機制」!
新聞媒體隨便報,普羅大眾隨便信,歡迎來到後真相時代。
「後真相」被牛津辭典選為2016年度代表字彙,並且在英國脫歐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達到高峰。然而「後真相」並非代表這個時代再無真相可信,而是指人們不再重視並思考事件的真實性。
網路時代,資訊唾手可得,大多數人卻寧願窩在舒適圈裡,看著與自己立場相同的新聞,或是輕易就相信了從網路看來、從旁人聽來的種種故事。然後又將這些事件以非黑即白的方式,輕易地評斷劃分。
然而在任何事件、場景、故事中,都存在著「矛盾真相」──述事者從真相的多元面貌中抽出對自己有利的部分,來影響你的態度和行為,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──這種真相運作機制,早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你的選擇。
唯有了解自己有什麼樣的選擇,才算真正擁有選擇的權利。
在本書中,商業界說故事大師海特.麥當納以睿智詼諧的口吻,列舉大量的故事與實例,描述何謂經濟社會的「各種」真相。唯有了解這一層思維模式,我們才能更有智慧地消化訊息,而不是在「毫無選擇」的情況下淪為病毒行銷的一部分。甚至我們可以學會如何運用「矛盾真相」,改變溝通方式,幫助我們實踐理念、達成目標。
我們不需要害怕「矛盾真相」,而是應該提防居心叵測、利用真相的誤導者。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