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揮「年表」優點 ── 視覺化,時間點清楚,線性發展明白,方便查詢;
配合「文化發展始末」── 認識文化運動與概念,輕鬆掌握中國文化發展脈絡;
融合「編年體」、「紀傳體」、「文化常識」三大特色,相互對照,這是你案頭必備工具書。
全書特色
1. 上起遠古,下迄民國,依時代氛圍與文化變革,分上古、古代、中古、近世、前近代、近現代等六卷,每卷前有一總說。
2. 年表以「時間軸」標示西元、朝代、帝王年號,大事欄繫以影響中國社會文化之要事,包含政治更迭、社會變遷、制度改革、宗教思想、文學藝術、器物文明及人物事蹟等。
3. 收錄近三百條歷史學界的最新研究,務求對中國社會文化「提綱挈領」。
4. 有別於教科書的老生常談,以新穎、獨特的切入點,顛覆既有的歷史認知,重建最潮的且最符合史實的新文化史。
5. 一本物超所值、結合創意與證據,適合學生與一般大眾閱讀的歷史普及工具書。
◆ -- 堯舜禪讓這項「聖德」真的存在嗎?周公「制禮作樂」充滿著後世的美化與推崇?
◆ -- 五胡亂華以前,中原業已大亂,何以會有亂華之說?過往一直強調非漢民族多麼地「漢化」,
難道漢民族就沒有「胡化」和「蠻化」?
◆ -- 如文成公主這般「和親」的好結局,原來只是鳳毛麟角,更多的是「辛酸」案例。
下嫁「蠻夷之地」,究竟所為何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