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世多苦難啊,我們都無可奈何。」
大師柯姆.托賓一鳴驚人成名作破碎的家庭因獨子的絶症在絶望中重生
安靜而哀傷的生命輓歌,
如海水閃爍的家庭詩篇
「這本小說探索了人們生存在清晰世界中的模糊感受。」
──重量級評論家泰瑞.伊格頓(Terry Eagleton)
1999年英國布克獎決選
2001年IMPAC國際都柏林文學獎決選
※台大外文系教授曾麗玲_專文導讀
「與其說《黑水燈塔船》是一部典型的LGBTQ小說,倒不如說它也是一部重省(愛爾蘭)『母親』角色的小說。在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中,母親經常被視為受苦的、被殖民的愛爾蘭的象徵,這本小說由性取向酷異的男同志族群取代,不啻是托賓頗具當代性的願景。托賓全書以近似海明威風格的散文體,即去蕪存菁、不濫情聳動、但鏗鏘有力的文采,勾勒出他心目中擁有跨性別與跨世代的新愛爾蘭,洞穿秘密與創傷之後的療癒,才是『家』之所在。」──台大外文系教授,曾麗玲,摘錄自推薦序《黑水燈塔船──跨性別與跨世代的創傷療癒》
一九九○年代初期的愛爾蘭,罹患愛滋病的男子狄克倫將不久於人世。他終於打破沈默、決定將病情告訴自己的姊姊海倫,並表示希望從都柏林回到外婆在家鄉黑水鎮的房子靜養。二十年來,海倫與她的母親莉莉、外婆朵拉,家族中的三個女人早因為種種心結避不見面,如今狄克倫返鄉養病,才重新聚首。狄克倫的兩個同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