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人(第240期/2022年02月號)
你的情緒正被監視
如今科技公司會在面試場合與公共空間、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你的感受,但這類演算法容易帶有種族、文化和性別上的偏誤。
2020年2月在英國利物浦有一場會議,主題是相當沉悶的政府採購,出席者四處瀏覽參展商與供應商的展覽品,他們會在某些攤位上逗留,或是繞過另一些攤位。這些出席者受到嚴密監視:24支隱密安裝在各個角落的攝影機監看著每個人的表情,並且在他們對不同展覽品做出反應時,以每秒5~10幀的畫面記錄每個人臉部肌肉的細微收縮並進行分類。這些影像會傳送到電腦網路,讓人工智慧(AI)演算法評估其中每個人的性別和年齡層,分析他們的表情,尋找「快樂」和「專注」的跡象。
這套系統背後的公司是總部設在美國德州奧斯丁的Zenu。大概在利物浦會議的一年後,該公司執行長穆塔菲斯(Panos Moutafis)依然對分析結果感到興奮。他在視訊電話中展示一張群眾的照片,他們的臉孔都用方框框起來,他說:「就我所知,沒有太多商業系統能達到這樣的精準度。」Zenus工程師讓系統檢視龐大的臉部表情資料集,這些表情都被加註了描述相關感受的標籤,藉此訓練系統辨識情緒。該公司以各種方式確認系統的效能,包括現場測試,也就是在拍攝影像的當下,請受試者報告自身感受。穆塔菲斯表示,這套系統「無論是室內人們戴上口罩且光線不足,或是戶外人們戴帽子與太陽眼鏡的情況下,都能順利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