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2015年美國筆會文學獎入圍作品
★《紐約時報》、《金融時報》、《富比士》、《今日心理》熱烈報導
衝動,不再只是個人的事,
首部橫跨腦科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分析的經濟新經典,
以全新眼光洞悉人心、人性,
扭轉失靈的經濟力、社會力與政治力!
以我為先的衝動型社會是怎麼形成的?療癒式的消費主義又是怎麼興起?做自己、擁有自己想要的,有什麼不對?
我們以為自己活在一個自由意志的社會,但事實正好相反,我們都被自己和眾人的衝動給綁架了。現代市場非常善於滿足我們的衝動,使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:我們想要的,不一定是我們需要的。當衝動不再只是個人的事,而成為消費選擇、企業經營與政府政策的驅動力,我們的欲望會把我們帶到哪裡去?
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的衝動效應
貧富差距拉大:生產力提升,但整體經濟分配已把勞工排除在外
能買就是幸福:上班族薪資水準下滑,消費能力反而持續上升
集體一起孤獨:愈即時溝通卻愈孤獨,焦慮症與憂鬱症者史上最多
療癒商機爆發:自我更擴張卻更脆弱,創造瞬間快樂的能力成為企業獲利主力
工作機會消失:企業以利潤為王,無領取代藍領,新下層社會階級產生
大腦認知危機:研究認知偏誤成了新顯學,行銷關鍵在心理層面
自戀主義文化:以我為尊的世代,對整合不同意見或關心他人利益,感到既耗費心力又冒險,這些欠缺效率的事他們根本不想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