芥川龍之介
芥川龍之介(1892~1927) 日本大正時代的代表性作家,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。
1892年生於東京,本姓新原。出生後9個月,母親猝然發狂,乃過繼舅父做養子,改姓芥川。
芥川自幼受到中日古典文學的熏陶,廣泛涉獵歐美文學。1913年入東京大學英文系就讀,在學期間創刊《新思潮》,使文學新潮流進入文壇,發表諸多早其作品,其中〈鼻子〉一文深受夏目漱石的讚賞,躍登文壇。大學畢業後,曾在海軍機關學校任教3年。1921年以新聞社海外特派員身分走訪中國,對當時的中國情勢有深刻的觀察。
1927年,芥川在精神極度苦悶中服藥自殺,享年35歲,帶給日本社會極大衝擊。為了紀念芥川在文學上的成就,遂於1935年設立「芥川文學獎」,成為日本獎勵文壇新人的最高文學獎。
譯者簡介
李毓昭
中興大學畢。喜好有貓的悠閒生活。曾任日文秘書、編輯,現為專職譯者。譯著有《給討厭數學的人》、《可以在桌上養的小生物》、《顏面考》、《老人與海》、《世界種子》、《寓話》、《聖經名句》、《銀河鐵道之夜》、《卡夫卡變形記》等等。
繪者簡介
楊宛靜
筆名小J,雙魚座女子。插畫作品有《動物農莊》、《少年維特的煩惱》、《野性的呼喚》、《銀河鐵道之夜》,其他作品散見於報章、雜誌,喜歡嘗試以不同的媒材創作,畫風多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