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第一本深度探究近代非洲殖民史的歷史著作
開啟黑暗大陸的一把鑰匙,透析當代歐洲殖民史的專業指引
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、台灣非洲研究論壇執行長嚴震生 專文導讀
《金融時報》、《紐約時報》、《泰晤士報》、《科克斯書評》、《旁觀者》雜誌、《書目》雜誌、《出版者周刊》、《圖書館期刊》一致推薦
1884年,柏林西非會議上,歐洲各國將非洲分食殆盡
1895年,台灣成為大日本帝國的殖民地
1898年,美國與西班牙為了古巴和菲律賓殖民地而大打出手
19至20世紀,乃是歐、美、亞殖民帝國呼風喚雨的年代
在那個新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世界的時代,非洲與我們有著相同的命運
非洲,一塊古老而神祕的大陸,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二十,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與礦藏,也是人類祖先的發源地。
十五至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,葡萄牙人開始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,希望能找到通往東方的航道。由於此時歐洲人的目光仍放在富饒的東方,因此縱然歐洲人在非洲沿岸建立許多中繼站與商貿點,但仍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內陸地區欠缺探勘動力,對非洲內陸一知半解的歐洲人,將之蔑稱為「黑暗大陸」。
十九世紀之後,透過探險家李文斯頓(David Livingstone)、史坦利(Henry Morton Stanley)、理查.柏頓(Richard Burton)等人的努力,歐洲人開始認識到非洲所蘊藏豐厚的人力與物質資源。十九世紀後半,歐洲各國開始以「輸入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