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理學大師薛丁格辭世五十五周年紀念,貓頭鷹出版社二十五周年巨獻
生命是什麼?無機質如何構築生命與心智?
悠隔一甲子,薛丁格討論物理學與生物學交會地帶的經典巨著重現!
以「薛丁格的貓」完美詮釋量子力學中測不準定理的物理學大師薛丁格,於生前即從物理領域欲求探究「生命是什麼」這一問題,試圖回答生命運作之物理機制,本書共有兩部分,分別探討「生命」、「心智與物質」,也是薛丁格一生的個人自傳。
哪些物理機制才得以讓生命可以運作?
生命是由複雜的長鏈有機質所構成,然而,這長鏈有機物又如何才能夠運作?薛丁格在第一部分當中仔細剖析了運作過程中的物理機制,包括擴散作用之下的布朗運動,其始於分子的不規則碰撞所導致,這卻提供了細胞吸收養分、排泄廢物的重要機制。另外,薛丁格也詳細解釋了孟德爾所提出的遺傳學說背後的物理性質,及突變的「跳躍性」可比擬為原子。最後,薛丁格提出一個問題:生命是以物理定律為基礎嗎?
意識的物理基礎是什麼?
生命之謎當中,另外一件事情另當今學者皆深感興趣的,則是這些物質的運作是如何引發意識?意識又奠基於何者而存在?薛丁格在此一部分揭露這些問題的存在,並以統計物理學的觀點說明心理意識的運作過程,提供了後世心理學家及腦神經科學家廣闊的意識研究視野。
舉足輕重的《薛丁格物理學講義:生命是什麼?》:負熵概念的提出
本書原本只是一系列通俗科學演講的結集;沒想到這本為非專家所寫的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