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瑟夫.坎伯 Joseph Campbell(1904-1987)
美國知名作家暨比較神話學者。一九○四年出生於紐約,幼年時期即對神話感興趣。他喜歡閱讀有關美國印地安人文化的書,經常去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,深深著迷於博物館收藏的原始圖騰。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,主修中世紀文學,拿到碩士學位後便遊學歐洲,繼續在巴黎和慕尼黑的大學從事碩士後研究。
坎柏在歐洲遊學期間,深受畢卡索與馬諦斯的藝術、喬哀思與湯瑪斯曼的小說,以及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心理學研究影響。與這些大師的邂逅,讓坎伯得出一套自己的理論:在人類的心靈深處,所有神話和史詩都是相連的,而它們也是人類為了解釋社會、宇宙發生與精神層面此一普遍性的需求,所產生的文化化現。
一九四○、五○年代,坎柏協助奈基拉南達(Swami Nikhilananda)翻譯古印度經典《奧義書》,以及印度神祕家拉馬克里希那的《拉馬克里希那福音書》(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)。此外,他也曾編輯德國天才學者吉謨(Henry Zimmer)有關印度藝術、神話、哲學的多本著作。一九四四年,坎柏與友人羅賓森(Henry Morton Robinson)共同出版解讀喬哀斯的名著《芬尼根守靈記之鑰》(A Skeleton Key to Finnegans Wake)。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是一九四九年出版的《千面英雄》。在這部「英雄的神話」研究中,坎伯主張「英雄的旅程」模式是單一的,而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