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獅文藝編輯群
像是落日時分 ◎馬翊航
卡夫卡畫畫。有天在建國南路的大圖書館查資料(這是除了幼獅之外,這三年內我最常到訪的地方),偶然看到了《卡夫卡的42個魔幻時刻》。從王春子到鯨向海,張亦絢到賴香吟, 四十二個創作者,在卡夫卡的畫裡做夢。畫作有曲線,潦草或者波動。我喜歡裡面一幅〈我的生活〉,有一些「看起來像」的東西:床與人(看起來沒有很舒服),餐桌,磅秤,圖的下半部有細長黑圈把手寫文字框起來,像有了機會的蛇。只是愈看愈不清晰,可能生活本就私藏眾多不可辨識之物。書的扉頁有從《與卡夫卡對話》裡摘出的,她的畫論或書寫論。他說:「愛斯基摩人在他們想點燃的木頭上畫幾道波紋。這是火焰的神祕圖像,藉由摩擦點火棒,他們喚醒了這個圖像的生命。我所做的事也一樣。我想藉著素描來處理我看見的人物。可是我所畫的人物不會燃燒。也許是我使用的材料不適當,也許是我的鉛筆缺少適當的特質。也可能純粹是我自己缺少必要的特質。」
在邀約這期稿件的時候,剛好與謝利安排了一次旅行。人在清境山上,住宿處可以遙望霧社水庫。我在清晨四點半起床,擬一些邀稿信、提案,才不影響八點之後的行程。工作到一半往窗外看,是正要落下的陰曆十四月亮。山線形成的凹谷養著水氣,盆裡的溼藍布。人在異地,方向感與生理時鐘不明朗,也像日出,也像日落。它們折疊,我用相機卻一點情調都拍不出來——用畫的會有可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