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流╳師大譯研所「經典文學新譯計畫」NO.2
計畫主持人師大譯研所長賴慈芸
計畫顧問台灣翻譯學會執行長蘇正隆
在一個語言墮落的時代,作家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,
在抵抗暴力和承擔苦難上做一個永遠的抗議者。
──喬治‧歐威爾
他不怕分離,不怕被出賣,不怕受盡折磨,
他唯一害怕的,是那股讓他不能再愛人的力量。
1945年,歐威爾的《動物農莊》在連續遭到五家出版社拒絕後,終於問世了,立即爆紅成為暢銷書,一輩子幾乎都在過窮苦日子的歐威爾,靠著這本書的版稅,買下了某個偏遠小島的房子,並且在那裏寫出了他更為重要的作品《1984》。
在二十世紀許多重要的文學作品,《一九八四》是難得一見的傑作,因為書中對未來的悲觀假想,隨著時代變得愈來愈真實,也愈來愈讓人無法忘懷。
故事描述在1984年的世界中,大洋國裡每個人都活在「老大哥」的監視下,政府說什麼,人民就得相信什麼,只要言語間透露出一點懷疑或者好奇,就很可能從此人間蒸發。人類生活變成了一個惡夢,而在這惡夢中,有一個可憐蟲試圖尋找個人獨立存在的意義。
溫斯頓‧史密斯就是這個可憐蟲。他愛上茱莉亞之後,發現自己的人生不必是如此無聊和死氣沉沉,生命還有各種可能性,包括自由意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