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說話的女孩:雖然我們有選擇性緘默症,但是有話想說
★來自臺灣的Rochelle和來自日本的Ayaha,是兩位有「選擇性緘默症」的女孩。她們從相遇、相知到相惜,她們是最要好的異國友人、也是一起抗病的戰友。書中呈現她們在粉絲專頁上的交換日記,以一來一往的跨國郵件,記錄著她們與「選緘」相處的生活點滴,以及超越話語,用單純的文字拋卻陰霾、向陽而生的珍貴友誼。
★多為專家推薦以文聲援:丁郁芙、王意中、邱姵寧、陳錦雪、黃晶晶、蘇益賢、饒夢霞、露絲.派來德尼克(Ruth Perednik)
★特別收錄「選緘者和他們身邊的人」七篇真實案例,由劉雅真(「選擇性緘默症者&家長&老師的討論區」創辦人)、林少湲(諮商心理師)及多位選緘者/親友撰文分享。
你是否曾經因為緊張而暫時失去語言能力?你身邊有人會因為過度焦慮、緊張而不能隨意說話或行動?或曾為了上台報告而變得神經兮兮,產生負面情緒,甚至伴隨暈眩、頭疼、胃痛等身體症狀?──這些狀況是「選緘者」的日常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「選擇性緘默症」≠「自願選擇不說話」
「選擇性緘默症」(selective mutism) 並非罕見疾病,每一百五十位兒童就有一人是「選緘者」,但往往被視為害羞而未受治療,導致這種情況延續至成年。他們在家總是非常正常,但是面對不熟悉的人卻常常「當機」、「有口難言」,有時身體會凍住、僵住,甚至會合併恐慌、聽覺敏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