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光
北宋‧司馬光(1019~1086)
字君實,號迂叟,北宋文學家、史學家,世稱涑水先生,身後稱司馬溫公。兒時最為人所知的故事即是七歲的小司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 救出掉進水缸裡的同伴。年齡如此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,凜然如成人。
宋仁宗寶元初年,二十歲的司馬光考中進士甲科。功名早成的司馬光立志以仁德建功立業,成聖稱賢。司馬光在政治上是守舊派,與主持變法的王安石發生嚴重分歧,幾度上書反對新法。在政見不同、難於合作的情況下,司馬光請求擔任西京留守御史臺這個閒差,退居洛陽,專門研究歷史, 希望透過編寫史著,從歷史的興衰成敗中提取治國的經驗。
元祐元年(1086年),司馬光逝世,終年六十八歲,舉國哀悼。太皇太后和哲宗親去弔唁,追贈司馬光為太師、溫國公,諡號「文正」,賜碑「忠清粹德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