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!
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~
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,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!
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!
《王朝的家底》是透過經濟角度給歷代王朝算了筆明白帳,
通過對先秦~清中期金融史的梳理,
從錢糧等經濟學的視角來觀察中國歷史發展脈絡。
經濟學家在此與歷史學家打了場擂台戰,
顛覆歷史課本皇權爭奪的說法,從錢眼重看中國的朝代更迭!
▇▇▇▇▇▇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,錢&糧,是比祀&戎更要緊的國之大事!▇▇▇▇▇
在政治學家的眼中,歷史是帝王將相的爾虞我詐和經略權變,
而在經濟學家的眼中,歷史卻是糧食是否充足、運輸是否順暢、幣值是否合理的預演。
.關於中華邁入帝國以來第一個治世——【文景之治】,
政治學家說:這將歸功於戰亂平息後政治穩定、皇帝勤儉持家、農民賦稅減輕;
經濟學家說:那是因為此時小麥廣泛種植,民眾物質基礎增強,皇帝其實沒什麼政績,只是擺個POSE而已。
.宋真宗與蕭太后簽訂【澶淵之盟】,每年向遼提供30 萬的「助軍旅之費」,
政治學家說:宋朝沒有收回燕雲之地,且每年給遼朝大量歲幣是一大恥辱,窩囊至極!
經濟學家說:賠款最多也就占政府財政收入的0.3%,扯幾尺布匹、扔幾兩銀子打發北方的胡人,換得國家的長治久安,花小錢省大錢,這就叫雙贏!
.關於清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