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依內容分級制度,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,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。
- 馬上登入

關注
關注作者、出版社、系列,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!

內容簡介
島嶼的餐桌:36種臺灣滋味的追尋(15周年初味如新版)
陳淑華【島嶼飲食首部曲】
15周年初味如新版
◆36道家常料理散文:以家庭餐桌為田野,透過「尋常的口味」、「歲時的滋味」、「時代的氣味」三個向度,細緻爬梳本土飲食文化。
◆25則私房菜譜:記錄母親的手路,訣竅提點,經驗傳遞。
◆22篇餐桌筆記:旁徵博引古今史料,探尋家常食物的文化路徑。
◆本書榮獲《開卷年度好書》美好生活書獎
小小的餐桌,無邊的田野
牽動你我生命記憶的尋味之旅
這真是一趟又一趟不可思議的旅程。那些母親經年累月煮著的菜,我們吃來平淡無奇的菜,竟道道說得出故事,而自己偶爾下廚做的菜,雖稚嫩而無名,卻不知不覺融入自身成長的滋味,一個接一個的時代氣味也在其間穿梭流轉。
於是,從母親做的菜開始,在一段段舌尖味蕾的回憶裡,一則則田野文獻的爬梳裡,種種料想不到的網路世界的共鳴裡,一張屬於臺灣土地滋味的餐桌不知不覺浮現了出來……
〈PART1. 尋常的口味〉炒飯、湯麵、肉豉仔、筍乾、蕹菜湯……經年累月出現的飯菜,看似可有可無,但吃來卻有無法取代的味道。而白菜滷、扁魚肉羹、排骨飯……,儘管已成街頭小吃攤上的名物,但母親煮的總是多一味,有時是兒時的鄉愁,有時是母親的智慧……。還有,連走過美國南方與法國普羅旺斯廚房的油粕仔哲學與美味
15周年初味如新版
◆36道家常料理散文:以家庭餐桌為田野,透過「尋常的口味」、「歲時的滋味」、「時代的氣味」三個向度,細緻爬梳本土飲食文化。
◆25則私房菜譜:記錄母親的手路,訣竅提點,經驗傳遞。
◆22篇餐桌筆記:旁徵博引古今史料,探尋家常食物的文化路徑。
◆本書榮獲《開卷年度好書》美好生活書獎
小小的餐桌,無邊的田野
牽動你我生命記憶的尋味之旅
這真是一趟又一趟不可思議的旅程。那些母親經年累月煮著的菜,我們吃來平淡無奇的菜,竟道道說得出故事,而自己偶爾下廚做的菜,雖稚嫩而無名,卻不知不覺融入自身成長的滋味,一個接一個的時代氣味也在其間穿梭流轉。
於是,從母親做的菜開始,在一段段舌尖味蕾的回憶裡,一則則田野文獻的爬梳裡,種種料想不到的網路世界的共鳴裡,一張屬於臺灣土地滋味的餐桌不知不覺浮現了出來……
〈PART1. 尋常的口味〉炒飯、湯麵、肉豉仔、筍乾、蕹菜湯……經年累月出現的飯菜,看似可有可無,但吃來卻有無法取代的味道。而白菜滷、扁魚肉羹、排骨飯……,儘管已成街頭小吃攤上的名物,但母親煮的總是多一味,有時是兒時的鄉愁,有時是母親的智慧……。還有,連走過美國南方與法國普羅旺斯廚房的油粕仔哲學與美味
作者簡介
陳淑華
陳淑華
作家。彰化出身,現居板橋,曾藉《經典雜誌》與《大地地理雜誌》的採訪工作深入各地田野,接近各種不同地域與族群的文化與生活。近年更喜歡透過一些日常被忽略的事物,特別是食物,重新發現生活的可能性。
2009年第一本飲食書寫《島嶼的餐桌:36種臺灣滋味的追尋》(2025年推出修訂新版),獲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。2013年再次以《彰化小食記》獲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及文化部金鼎獎。2019年又以《灶邊煮語:台灣閩客料理的對話》獲文化部金鼎獎,並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。以上三書皆由遠流出版。
另有著作:《掌中天地寬》、《台灣原住民知識庫》(文字部分)、《噶瑪蘭族》、《風吹日炙:邱德雲的農村時光追尋》(文字部分)等。
作家。彰化出身,現居板橋,曾藉《經典雜誌》與《大地地理雜誌》的採訪工作深入各地田野,接近各種不同地域與族群的文化與生活。近年更喜歡透過一些日常被忽略的事物,特別是食物,重新發現生活的可能性。
2009年第一本飲食書寫《島嶼的餐桌:36種臺灣滋味的追尋》(2025年推出修訂新版),獲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。2013年再次以《彰化小食記》獲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及文化部金鼎獎。2019年又以《灶邊煮語:台灣閩客料理的對話》獲文化部金鼎獎,並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。以上三書皆由遠流出版。
另有著作:《掌中天地寬》、《台灣原住民知識庫》(文字部分)、《噶瑪蘭族》、《風吹日炙:邱德雲的農村時光追尋》(文字部分)等。
相關推薦書刊
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...
購買前的注意事項
-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,並非紙本書。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,或使用 iPhone、iPad、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。
-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,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,建議於購書前,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☆WALKER的APP,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,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。
-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,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,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,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。如有特殊情形,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,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。